申报2023年四川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有哪些政策奖励?
2022-11-07 发布
类 别:
成都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区 域:
天府新区
联 系 人:张意
联系电话:18715034835
联系微信:18715034835
( 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是在 轻信息网 上看到的 成都信息咨询服务公司信息,谢谢! )
四川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申报指南,请各企业单位关注以下内容,希望您的企业更好的发展。小编现将本政策的支持方向和申报条件、程序总结如下,希望对你的申报工作有所帮助。如有申报意向或了解更多申报内容可以微信扫码或电话(18715034835)咨询:
一、申报条件
1.基地承建单位原则上在四川注册,具有软科学研究与管理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独立法人单位,能够为基地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经费支持,履行对基地研究活动的日常监管任务。支持行业领先研究机构以联合体形式申报,原则上联合体中的参与单位(含主申报单位)不超过3个,主申报单位为基地承建单位。鼓励与国内外高水平智库合作共建。
2.基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研究取向,具有明确的软科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研究基础扎实,在本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研究实力和水平在本领域或本行业具有明显的研究优势和权威性,处于全省领跑或国内前列。
3.基地负责人为承建单位的全职人员或者签订工作协议的相关人员,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曾主持省级软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年参与过省委、省**重大调研课题或重大决策制定。同一研究人员不得同时担任两个基地负责人。
4.基地具有较稳定的软科学研究团队,一般不少于20人,全部人员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核心成员不少于5人。团队成员中属于承建单位的在职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50%。
5.基地承建单位和研究团队具有良好信誉,符合科研诚信管理和科研伦理要求。
二、申报流程
1.新建基地由承建单位提出申请,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向归口推荐单位提交基地建设申报材料,包括基地申报书、基地建设方案、单位资质证明、基地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资质证明、前期工作基础、合作协议等材料,其中合作共建基地应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归口推荐单位对基地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择优向科技厅推荐。
2.科技厅根据申报情况,组织开展基地的评审工作,重点考察软科学研究基础、研究方向与特色、负责人组织协调能力、研究团队实力及人才队伍能力与结构、基地建设规划、承担单位的科研环境与保障条件等情况。
3.评审结果按规定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由科技厅组织调查处理。根据公示结果,经科技厅批准后,正式授牌启动建设,建设周期三年,基地统一命名为“××四川省软科学研究基地”,英文名称为“××SoftScienceResearchBaseofSichuanProvince”。
4.基地名称、承建单位、负责人、研究方向等原则上不得变更。确需调整的,由基地承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推荐单位研究同意后,报科技厅审核批复。
三、运行管理。
1.科技厅是基地的综合管理部门,统筹部署基地建设发展,负责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相关政策和制度、建立与调整变更、综合绩效考评和监督检查、业务指导和处理申诉等工作。
2.推荐单位要贯彻落实基地的发展方针和政策,支持基地建设和发展,指导基地的运行和管理。
3.基地承建单位是基地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基地的建设运行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与基地建设相适应的科研、财务、诚信等内部管理制度,在研究场所、基础条件及设施等方面为基地建设运行提供配套及保障条件,支持基地与党委、**部门建立决策需求对接和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及时督促基地完成工作任务、提交研究成果,配合科技厅做好基地的监督、考评等工作。
4.基地具体负责组建研究团队、开展项目申报、组织项目研究、开展学术交流等,负责为省委、省**及有关部门提供咨询论证、调查研究、统计梳理、数据分析等服务,负责研究成果报送及应用等。基地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交流材料等)发表或呈阅时,应将基地作为署名单位(之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经费保障。
科技厅通过四川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对基地给予支持,新建当年每个基地不少于50万元;并根据基地年度考核和周期评估情况,对建设任务完成和服务决策较好的基地在项目支持数量和支持额度上给予一定倾斜。鼓励承建单位及研究成果应用方结合实际为基地提供专项经费或通过购买服务、场地补贴、项目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基地建设发展。
(二)注重人才培养。
鼓励和支持基地与**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研究团队,根据研究需要设置首席专家和外聘专家,开展团队联合培养和人才交叉锻炼,着力培养高端智库专家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鼓励和支持基地积极开展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论坛、学术沙龙、报告会等,加强交流合作,集聚和培养软科学研究人才。
(三)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科研项目组织形式,针对省委、省**组
温馨提示:申报2023年四川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有哪些政策奖励?信息由轻信息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轻信息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轻信息网免责条款。